欧洲太平洋资本CEO彼得·希夫一直以来以唱空美元、唱空美股、看多黄金而闻名。尽管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些观点,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——金价屡创新高,金矿股更是大幅上涨,这让他的预测显得更加引人注目。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,希夫发表了他对未来市场走势的最新预测。
黄金、白银和金矿股,才刚开始
希夫反复强调一个观点:矿企涨得比金价还猛,这是超级牛市的信号。过去,金价稍有下跌,矿企股票就会跟着下跌;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,即使金价出现回调,矿企股票仍在上涨。他认为“地里的黄金”比“地上的黄金”更便宜,买矿企股票比直接购买金条划算得多。希夫预计,金价在今年有望达到4000美元,明年甚至可能达到6000美元,甚至更高。长期来看,他认为金价的目标不应再局限于5000美元,未来可能是10000甚至20000美元。
对于白银,希夫同样持乐观态度。他认为30美元是白银的地板价,40美元依然便宜,未来白银价格可能会直接跳空上涨。希夫的观点表明,贵金属市场正处于一个强劲的上升周期,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一趋势。
美元,走向崩溃
希夫对美元的预期非常激进。他认为,今年年底美元指数可能从97跌至90以下;到2026年,美元指数可能直奔70(2008年金融危机低点),甚至更低,跌至40。这实际上是在说,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信用正在消耗,一旦再来一轮量化宽松政策,信心将彻底崩塌。
虽然希夫的预判有些极端,但不可否认的是,美元确实面临许多问题。尽管短期内它仍是全球资金的避险港湾,但从长期趋势来看,美元霸权确实在被侵蚀。这种侵蚀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,也体现在各国央行的行动上。去年,全球央行创纪录地买入黄金,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。
比特币,彻底唱衰
希夫对比特币的态度始终非常负面,他认为比特币不是数字黄金,而是反黄金。他指出,2021年时比特币相当于36盎司黄金,而现在只值31盎司,长期来看一直在跑输黄金。希夫认为,当比特币跌回7.5万美元甚至5万美元时,投资者会彻底崩溃,然后市场将“轰然倒下”。
希夫的观点反映了他对数字货币的不信任,他认为比特币不具备黄金那样的价值储存功能。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,希夫的这一观点值得投资者深思。尽管比特币在过去几年中吸引了大量关注,但其长期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美股和债市,真熊市还在后头
希夫提醒投资者,如果用黄金来计价,美股在过去25年其实是一个长期熊市。美债市场的情况更为糟糕,无论是国债、公司债还是MBS,持有者都在亏损。名义上美股还能上涨,但换算成真实购买力,实际仍在下跌。
希夫的观点提醒投资者要警惕美股和债市的长期风险。尽管短期内美股可能因AI、科技股等热点而上涨,但长期来看,高利率、债务压力和货币贬值等因素将对市场构成巨大挑战。投资者需要审慎对待这些风险,并考虑如何在未来的市场波动中保护自己的资产。